王丰翔,中共党员,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基层科研人员。2024年度,坚持学习,积极参与党组织各项学习,坚持多学一点、深学一点,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时刻以师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,团结同事,关怀学生。先后带领硕士研究生参与野外地质调研和典型矿床解剖数十次,坚持野外工作天数>200天。带领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英语翻译大赛,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2024年度,本人主持和参与5项科研项目,并主持1项纵向科研项目(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)和2项横项技术服务项目(蔡家营和石湖金矿绿色矿山设计)。并以主要参与人,参与1项重点研发项目和1项横向项目。
2024年度,本人及所在团队在地质通报等期刊发表10篇研究性论文,其中SCI一篇。其中,通讯作者发表1篇中文核心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合作,获得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9名)。
一、科研探索,勇立潮头
作为基层科研人员,本人在科研实践中,紧密追踪国内外研究的新动向,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,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,并不断拓展研究视野,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项目,为地质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和地方矿产资源规划、地质灾害防治、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。
二、教书育人,默默耕耘
同时,作为学生导师,本人深知肩上的重任与使命,始终以学生为中心,关注学生全面发展,因材施教,致力于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悉心指导,积极组织学术与野外实践活动,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。同时,本人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,及时了解其学习与生活状况,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。在本人指导下,多名学生荣获国家级与省级科研奖项及学术荣誉。
三、鉴往知来,启航新程
回顾过去的工作与学习历程,本人始终以身作则,秉持学术道德与职业操守,严格遵守科研规范与学术诚信原则,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。同时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,不断学习新知,追求进步。在本人带动下,团队成员与学生们都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科研习惯,不仅注重学术研究的质量与创新性,更注重团队合作与学术交流。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与精神风貌,为本人及团队科研工作注入了动力与活力。
未来充满机遇然道阻且长。因此,在以后的工作中,本人将继续保持热爱与追求,不断学习新知,提升自我,秉承“严谨、创新、奉献”的科研精神,不断攀登新的高峰,在科研与教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